本文为原创,可在署名“杨素珍 刘伶 杨桂 马龙祥”和转自“昆明市水利学会”的前提下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关键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
论如何提升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杨素珍 单位: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防治研究所
2、刘 伶 单位: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防治研究所
3、杨 桂 单位:昆明市东川区坝塘水库管理所
4、马龙祥 单位:昆明市东川区野牛水库管理所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水质的优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样就凸显了水质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这样才有利于保证水有更高的利用率,实现水处理的有效运用,并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将简述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方法。
关键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速度很快,社会经济发展也日益进步,很大程度上提升用水量,但水资源污染也更加严重。随着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逐步增加,对水质检测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关系着人们日常饮水的安全,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水质检测方法,提升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为人们身体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一、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第一,水源种类不一样,其在检测方法、指标、内容和标准上也存在差异,水样采集点也不一样。如在检测工业废水时,需要在废水排污口设置采集点,而生活用水等在总排出口采集。且要保护好样水,不能混有杂质,否则将污染样品,影响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二,对选择的水质种类来说,也影响着检测的方案、内容和指标等。如在检测城市地下水时,应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城市布局和工业分布等情况,而在检测地表水时,应考虑水源流向、流量和水源周边工业布局及水源污染状况等,合理选择检测方法。第三,水质检测所用设备与方案[1]。在水质检测中设备与方法也影响着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检测结果。这需要结合实际水源、水质等情况,合理选择设备与方法,满足标准的要求,避免试剂对样品水体造成污染。
二、提升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方法
(一)合理确定采样点
对于水质检测点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检测地地质地貌、水源开采状况、供水人口密度、污染物分布情况和扩散形式等内容,将水质检测点合理确定下来,让水质检测结果更加精准与科学。如果区域中污染物渗透量较小,包括渗井、渗坑等诸多特殊区域,在与该区域最近的地方设置水质检测点,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污染,并第一时间采取处理措施。有些区域污染物容易出现渗透的现象,如城市居民区或医疗卫生设施不完善的区域,要将水质检测点设置在水流垂直上方或平行方向,这样既有利于对水质的有效控制,还为居民正常、安全用水提供可靠保障。
(二)加强采样频率的控制
通常来说,一个水质采样周期内应多次进行水质采样,对于出现异常状况以后,可以适当增加采样的次数。在水源地采样点对水质样品进行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在对表层、中层及深层等处采集水样,而在检测居民饮用水的过程中,也要提高水质检测频率,对一个采样周期来说,需要采样检测在2次以上,间隔时间也要超过10d。水质检测中若是有对检测稳定性带来影响的因素,包括待检水质样本成分与浓度等,应该全面、深入的分析监测数据,将里面存在的影响因素找出来。例如:对水源地水质的检测
样品名称: 末梢水 | 采样时间: 2018年7月27日 | ||
采样地点: 铜都街道梨坪村19组大包谷地 | 检测完成时间:2018年8月2日 | ||
主要检测仪器:T-6500水质分析仪、TB-2000便携式浊度仪 | |||
检验结果: | |||
检 验 项 目 | 单 位 | 检 验 结 果 | 限 值 |
色度 | 度 | 2 | 20度 |
浑浊度 | NTU | 0.57 | 3 |
臭 | 级 | 无 | 无异臭 |
味 | 级 | 无 | 无异味 |
肉眼可见物 |
| 有少量细小泥沙 | 无 |
PH值 | PH单位 | 7.7 | 6.5~9.5 |
铁 | mg/L | 0.13 | 0.5 |
锰 | mg/L | 0.0 | 0.3 |
氯化物 | mg/L | 0.0 | 300 |
硫酸盐 | mg/L | 17 | 300 |
总硬度 | mg/L | 168 | 550 |
氟化物 | mg/L | 0.0 | 1.2 |
氨氮 | mg/L | 0.21 | 0.5 |
注:该检验结果仅对送检样品负责。 |
在东川区铜都街道梨坪村19组大包谷地现场进行末梢水采样,检验出来的项目共有13项,分别是:色度、浑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PH值、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氟化物、氨氮。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限值的显示,测出来的水质结果都是在规定的限值内。说明铜都街道梨坪村19组大包谷地末梢水已达到饮水安全标准,全面实现饮水安全有保障。
(三)合理选择检测方法
开展水质检测工作之前,应该准确判断水体类型和性质,确保选用最适宜的检测方法,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认真细致检查仪器设备、药品等,让仪器设备可以有效运行,保证药品的质量[2]。水质检测中应提升次数,同时最终检测结果为多次检测的平均值。例如:对化学需氧量(COD)项目检测中,应采取快速密闭催化法和重铬酸钾法,操作时应先进行消解在进行滴定,保持操作规程的不便,对这两种方法获得的检测结果来说,要确保质控样品处于真值的范围。选择重铬酸碱钾法检测消解的时候,应该先通过回流法消解2h,这样既减少了空间与时间,也可以保证安全。通过运用快速密闭催化法,能够降低回流时间,提升经济性与安全性,也做到了环保。
(四)提升制度管理水平
要想提升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需要检测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对此要采取激励制度与考核制度,最大限度调动水质检测人员的工作热情,并通过发挥出制度的作用,让水质检测人员得到有效约束,能够履行好相应责任,并让水质检测精准度得到提升。此外,对于现今专业仪器与检测技术的选择,应该认真检查其功能,做好维修与保养工作,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其功能检查与验证,让仪器设备检测功能可以有效体现出来。只有我们将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才能督促检测人员履职尽责,避免出现疏忽,从而避免人为因素对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带来的影响。
三、结语
总之,水是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水,水质的优劣除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以外,也关系着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水质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水质检测方法,尤其是要发挥出新型技术与仪器设备的作用,最大限度提升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为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达到水质检测工作应有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威.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与保证[J].当代化工,2015,(05):1048-1051.
[2]孟达.保证水质检测结果正确性的措施及意义[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1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