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可在署名“赵红兴”和转自“昆明市水利学会”的前提下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关键词 月湖水库 存在问题 除险加固
石林县月湖水库病险分析及除险加固措施
石林县水务局
摘要 通过勘察分析月湖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水库除险加固措施,减少月湖水库渗漏,恢复水库功能。
关键词 月湖水库 存在问题 除险加固
工程概况
月湖水库位于石林县城西北,距县城28km,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水库系巴江上游岩溶洼地积水,于明神宗十三年(1585年)、民国三十年(1943年)及新中国(1954年以后)筑堤建闸,开挖引水沟增蓄而成的人工控制天然湖泊,总库容1100万m3,蓄水864万m3。灌区内有农田1.2万亩,通过联合天生关闸、老挖闸、跃宝山闸等灌溉渠系及库内抽水站,近期灌溉农田0.274万亩。主要建筑物有天生关闸坝、跃宝山闸、月湖老闸坝、大老挖闸坝。水库运行期间在天生关闸及大老挖闸附近发现库水明显渗漏,月湖闸砌石护坡挡墙变形开裂。2003年以来,水库蓄水一年比一年少,湖水面临干涸的严峻形势。
2007年7月,经有关部门鉴定月湖水库为病险水库,大坝评定为三类坝,并于2008年至2010年进行了除险加固。
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库在人工不断改造增蓄过程中,蓄水对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由于水库在历史建设过程中,大部分项目系通过组织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建设,施工质量差,加之水库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工程渗漏严重,水库面临干涸的严峻形势。经水库安全鉴定评价,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主坝正常工况下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副坝浆砌块石贴护坡护面挡墙存在一锯齿状裂缝,延伸长>10m,宽2cm~5cm,副坝结构已发生严重破坏。月湖闸、大老挖闸基底应力大于红粘土承载力下限100kPa,小于上限150kPa。天生关闸、跃宝山闸基底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比不满足规范要求。(2)根据闸体下游出口水力坡降计算,坝、闸体均理论上不会发生渗透破坏。但坝、闸体的出口水力坡降均按水流水平出流考虑,此时渗径较长,实际在月湖水库地区,由于土体下岩溶发育,溶蚀强烈,上覆土体不厚,水流存在垂直流动,土体下存在岩溶发育,水流向溶洞时,在水重力及渗透作用下,垂直渗径较短,实际发生渗透破坏是必然的,主、副坝及月湖闸、大老挖闸、天生关闸发生的实际渗透破坏属此情况。(3)主坝抗震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4)水库观测设施及仪器不完备。
除险加固措施
月湖水库主要建筑物由四座挡水兼灌溉输水涵闸及2座挡水坝(1座主坝、1座副坝)组成,根据月湖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结论,本次除险加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挡输水涵闸存在的闸基渗漏及绕闸渗漏问题,采取帷幕灌浆进行防渗处理;采用灌浆方式为主,对主、副坝进行防渗加固处理;针对主、副坝及月湖闸、大老挖闸、天生关闸发生过实际渗透破坏情况,采取帷幕灌浆拆除重建等措施进行处理;对主要渗漏库段内的溶洞、漏斗、落水洞进行灌浆、回填混凝土等措施进行处理;对于一般渗漏库段采取回填混凝土等措施进行处理;设置水情监测设施等。
一、 闸坝处理
天生关闸作新建处理,新建天生关闸位于原天生关闸上游与之距离为82m,由取水闸及左、右岸非溢流坝段组成。坝顶高程1914.200m,坝顶宽度2.5m,最大坝高7.80m。左、右岸非溢流坝为C15埋石混凝土,左岸非溢流坝坝顶长度36.26m,右岸非溢流坝坝顶长度为35.44m,坝体断面上游坡垂直,下游坡1:0.75。取水闸为C20钢筋混凝土结构,闸顶与非溢流坝同高,闸体宽3.5m,长4.5m,高7.8m。进水口底板高程1908.900m,工作闸门孔口尺寸1.2m×1.2m,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检修闸门为叠梁门,门槽尺寸0.2m×0.2m。
大老挖闸进行改建,将原闸体拆除,在上游新建C20钢筋混凝土结构取水闸,使其后的涵管为无压流。取水闸闸顶高程1914.200m,宽3.5,长5m,高8.9m,进水口底板高程1906.800m,工作闸门孔口尺寸1.2m×1.2m,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启闭,检修采用叠梁门,门槽尺寸0.2m×0.2m。
月湖闸坝只针对其左岸坝体裂缝作挖除重新砌筑处理其余布置不变。
二、 防渗处理
(1)天生关闸
天生关闸拆除新建+帷幕灌浆;
原天生关闸拆除,新建天生关闸高7.8m,宽3.5m,长4.5m,闸顶高程1914.200m,进口底板高程1908.900m,工作闸门孔口尺寸1.2m×1.2m,采用平板钢闸门,检修闸门为叠梁门,门槽尺寸0.2m×0.2m。
对于新建天生关闸根据工程布置原则及工程地质情况,沿帷幕灌浆轴线布置灌浆防渗帷幕,其中在新建天生关闸闸体左、右非溢流坝段坝基按双排孔布置,其余地段按单排孔布置。双排孔布置长73.48m。单排孔布置长394.5m。防渗顶界高程为1412.040m,防渗底界按防渗帷幕深度控制原则确定,则最大孔深55.68m,最小孔深9.91m。单排孔帷幕孔距1.5m。双排孔帷幕孔距2m,排距1.5m,其上游排帷幕为主帷幕,下游排为副帷幕,副帷幕深度现阶段考虑为主帷幕的二分之一。
灌浆施工分三个顺序进行,由稀到密,I序孔距6m,II序孔距3m,II、I序孔距1.5m。基岩段采用自下而上孔内循环不待凝分段灌浆法。采用纯水泥浆灌注,水泥采用R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按灌浆孔总数的10%布置检查孔、先导孔,先导孔抵达设计帷幕底线以下6m。
(2)天生关闸~坟山箐抽水站
采取帷幕灌浆方案进行处理,防止水库在蓄到正常蓄水位时向西边渗漏。防渗顶界高程为1412.040m,防渗底界控制标准原则上深入弱透水层1m(按10Lu控制),考虑到岩溶地区灌浆的特殊性,按防渗帷幕深度控制原则确定。本地段最大孔深41.67m,最小孔深20.19m。按单排孔布置,孔距1.5m。帷幕灌浆布置线范围长度589.5m。
(3)月湖闸(主坝)
将主坝有裂缝部分左右两侧各2m的浆砌块石拆除,对于该部位基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夯实,如发现不利地基则进行换土回填,基础先浇筑0.2m厚钢筋混凝土底板,然后用C15埋石混凝土重力坝进行恢复。主坝坝顶围墙拆除,为坝顶进行帷幕灌浆留出施工场地,帷幕灌浆顶高程1412.040m,灌浆防渗底界10Lu控制,本阶段根据防渗帷幕深度控制原则确定,深度为18m~30m不等,灌浆孔孔距1.5m,采用单排孔,分为坝体灌浆和基岩灌浆两部分。
(4)大老挖闸(副坝)
副坝坝基帷幕灌浆方案+原闸体拆除重建
基岩灌浆中间坝体段19.4m范围帷幕灌浆顶高程至副坝坝体与其下基岩结合部,其余部位帷幕灌浆顶高程为1412.040m,防渗底界按防渗帷幕深度控制原则确定,则最大孔深38m,最小孔深12.8m,单排孔布置,孔距1.5m。
(5)溶洞及落水洞处理
① 落1、落2、落3、落4、落5、洞1的处理
根据地质已经查明的《水库区外围已查明的主要岩溶形态发育特征一览表》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漏水点进行处理,处理原则为:对于处于帷幕灌浆中心线1914.00m高程以上的落水洞不处理,以下进行回填混凝土进行处理。
②洞4、洞8的处理
洞4位于上月湖南侧养鱼塘库盆边,分布高程约1909m,洞口宽约1m,高0.3m,不规则,向内变深变宽,沿层面发育,出露岩性为岩溶发育之灰岩,水库蓄水至此时沿该溶洞向SW渗漏。对于洞4首先进行扩挖清基,然后碎石和块石回填再进行C15混凝土浇筑封闭洞口。
洞8位于上月湖东侧库盆,分布高程约1908m,顺层面溶蚀,洞口已被水淹没,可见深度>1m,出露地层D3i。对于洞8首先进行扩挖清基,然后碎石和块石回填再进行C15混凝土浇筑封闭洞口。
三、 帷幕灌浆
(1)灌浆孔布置
帷幕孔单排孔孔距为1.5m,双排孔孔距2m,排距均为1.5m,两排孔之间呈三角形交错排列。各排帷幕孔分三序施工。
(2)帷幕深度
防渗顶界高程为1912.04m,防渗底界控制标准为:灌浆前进行简易压水试验,a)当连续三个灌浆段岩体透水率q≤10Lu灌浆结束后即可终孔;b)当达到设计孔深后,岩体透水率q仍大于10Lu时,继续加深灌浆帷幕,当岩体透水率q≤10Lu或孔深已达65m时灌浆结束后即可终孔。c)达到本阶段帷幕灌浆深度控制原则经现场论证也可终孔。
(3)灌浆方式方法
灌浆孔分三序施工。灌浆顺序为:双排孔先灌上游排孔,后灌下游排孔,同排中先灌Ⅰ序孔,再灌Ⅱ序孔,最后灌Ⅲ序孔。
灌浆方法:可选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
灌浆方式:可采用循环式灌浆或纯压式灌浆。
(4)灌浆材料和浆液
灌浆浆液采用水泥浆液,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
(5)灌浆段长及压力
灌浆段长5m~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短或加长,但不大于10m。
初拟灌浆压力为:Ⅰ序孔、Ⅱ序孔均为0.8MPa,Ⅲ序孔1.0MPa。
(6)浆液配比
水灰比采用5、3、2、1、0 .8、0 .5等6个比级,开灌水灰比可采用5。
(7)灌浆结束标准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达到设计压力后,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60min结束。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达到设计压力后,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30min结束。
(8)质量检查
按灌浆孔总数的10%布置检查孔,每个库段均应布置检查孔,防渗标准为透水率q≤10Lu。
(9)灌浆试验
正式灌浆前应选择有代表性坝段进行生产性灌浆试验,确定合理的灌浆参数。
四、 安全监测系统
增设水库观测设施及水情测报设施。
五、 工程实施中特殊情况处理
月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水库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帷幕灌浆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经工程建设管理局会同参建商议,采取应对措施,取得明显防渗效果。
(1)帷幕灌浆实施过程中遇单孔吃浆量较大情况处理措施
月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帷幕灌浆中,对单孔吃浆量比较大的孔,采取先灌注一段时间,洗孔待凝后又复灌的处理措施,在保证帷幕厚度的同时防止浆液大量串入岩溶通道,有效控制了工程投资。
(2)对与大流量出水点相连通的灌浆孔的处理措施
月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帷幕灌浆中,天生关闸后有一明显出水通道,且渗水量较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一些孔与通道明显连通,单孔灌浆时,浆液大量从通道串出,但堵渗效果不明显,后经工程建设管理局研究,发现有孔与通道连通时,先不进行灌浆,待发现多个孔与通道连通时,采取多孔群孔灌浆方式处理,经处理,渗漏通道被全部封堵,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结语
月湖水库除险加固后,水库存在的病险得到有效根治,使水库蓄水逐步得到恢复,水库1.2万亩灌区灌溉得到逐步恢得,在2009年至2012年石林县连续遭遇百年一遇特大干旱情况下,水库在保障了周边群众生活用水条件下,还保障灌区农作物的正常栽插,工程效益已初步体现。经过运行观测,水库运行正常,工程安全可靠,达到了除险加固的目的。 同时,月湖水库除险加固的成功,也为石林县在喀斯特岩溶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拓展了思路,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