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可在署名“张一玫 白昆生 纪睿华”和转自“昆明市水利学会”的前提下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关键词 造价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浅析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张一玫 2、白昆生 3、纪睿华
(作者: 1、安宁市水务局水利规划测绘管理站 2、昆明龙慧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3、昆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摘要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之一,在保证水利工程的高质量的同时,各个参与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合理的运用价格机制,采用合理方法和手段确定工程的造价,同时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成本。本文浅析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便强化项目的管理体制,实现水利工程的造价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造价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1 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概述
1.1水利工程造价: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临时工程费、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工程建设期贷款利息等费用的总和。
1.2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同一目标、各负其责(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第三方质检、跟踪审计)的原则下,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有关的经济权益而对水利工程造价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2 目前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利工程计价的方法不科学
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通过预算实现的,按照定额计算直接费用,按照取费标准计算间接费用、利润、税金等,定额既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实物与物化劳动的消耗量,同时还包括了各项消耗指标所对应的单价。取费标准是依据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由国家确定的,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预算定额的“量”和"价”没有分开,因此无法在市场上真实、及时、准确的反应工程造价。
2.2水利工程造价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就水利工程的定额而言,有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统一定额等等。省定额站编制的省定额在全省统一执行,而政府投资的市政工程是由政府颁发的市政定额(水利工程与市政工程相交错),由于这两个存在不同的要求,在工程造价的形成过程中很难达到统一,这样就导致了定额使用单位无法正常进行工作(如:城区段的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汛洪工程部分用的是水利定额,两岸的道路及排水工程用的是市政定额)。
2.3水利工程存在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状况
我国目前水利工程均已实现了招投标制,实际情况基本是以低价中标(不完全统计,很大部分工程是低于审批投资的30%中标,实际结算价均超过设计审批投资20%左右)。水利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可以精确到每一块砖。同时也没有两个相同可以对照套用,特别是在土、 石方的开挖、回填上,实际结算的量远大于设计概算工程量比较普遍。这就跟设计图纸精度、施工放线方法及精度,业主、施工、设计、监理四方现场对现场工程量签收的方式、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2.4存在非水利工程专业队伍施工情况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水利工程大上马。除国家重点工程外,特别是大量的河道整治、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做公路的、做市政工程的都进入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浩瀚队伍。施工放线及施工方法时常出错,工程质量问题严重,返工情况普遍,工期拖延较长,造价投资难以控制(如:施工放线,要求设计提供坝的平面坐标,设计所得的平面坐标一般是在1/500的地形图上量算的,与实际地面上的1/1地形是由差别的。实际工程中出现坝坡面扭曲,水面线是弯曲的,不与坝顶平行。还有些施工队在帷幕灌浆施工时,在没有设计、监理在场的情况下,自作聪明。不闻、不问,把三序孔全打好,开始分序灌浆。排水棱体施工时,翻斗车直接卸料到位,就是一个乱石堆,整体没有分层支砌,仅面层用料石包裹。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返工,而返工带来的是投资和工期的增加。)
2.5存在设计周期太短,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审查过程中压缩工程投资
由于病害水利工程较多,设计单位接收任务后,上报时间很紧,一般在2个月左右完成一批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小一型及中型也存在设计周期严重不足的情况)。审批单位专家有的也未亲自到现场踏勘。方案落地后,存在设计漏项,方案有较大变更,总体上是超概变更情况较多,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难度(如:实际施工出现较多的坝基及坝肩按设计边界开挖后,存在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再继续开挖或增加基础工作量。天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及储量与实际开采时有较大出入,大多出在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储量不能满足实际用量要求。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重大变更,工程投资大幅增加及工期拖延的例子也不少)。
2.6存在工程实际工期远超设计工期的情况
水利工程在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工期一般是根据施工企业水平,在完成理想的工作状态安排下,在审批过程中也要求尽量缩短工期,让工程早日发挥效益。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预想不到的情况和不利外来因素很多(施工单位进场后,征地进展无法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普遍存在,土地赔偿金没有落实,当地村民阻拦施工时有发生)。施工过程中,地址条件的变化也是造成工期拖延的原因之一(主要以水工隧洞最突出,施工中地质条件差于设计条件的占70%,与设计条件接近的占20%,好于设计条件的占10%,也就是超设计工期及概算的占70%)。还有施工单位设备及人员与设计水平差异很大,中标时的项目经理及现场技术人员大多无法到场,工地管理混乱,无法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进度实施,经常修改施工组织进度计划。水利工程施工工期季节性很强,在一个旱季完不成的施工项目,为保证工程质量,只有推迟下一个旱季,工期将跨年度拖延。业主、设计、监理再认真、再强大,施工方案再好,最终还是要有施工单位来实现。由于工期拖延,各方管理成本增加,工程造价很难控制在审批概算内。
3 做好水利工程造价的主要措施
3.1完善水利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
要科学有效的与时俱进的完善水利工程造价定额,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建立一个全国、全省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强化水利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其次,明确各个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关系,各个部门要定期的进行工作的协调、调研和联系,使工程造价管理标准和指标能更好的与现时社会相衔接。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多部门、多专业的复杂工程,仅在施工过程中就与(业主、设计、监理、第三方质检、跟踪审计、施工企业)有关。
3.2工程参建各方应认真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部分。在实际工程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管好用好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3.2.1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工期的长短、工人的数量、机械装备程度、材料供应情况、构件生产情况、运输条件等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优质、低耗、高速度地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2严格按工程合同价进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管理跟踪管理,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管好用好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减少利息支出和损失。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应与进度控制相互协调,客观的分析投资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力求造价目标的实现。建议由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审查每一次的拨款工程量及款额,每次拨款都有中间审计意见。
3.2.3 提高设计质量、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
a.认真学习各种新规范,提高现场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
设计是一个技术服务性行业,而如何做好现场施工技术指导,专业技术水平与实际相结合的经验是现场设计代表对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首要问题。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水利工程可套用,每个工程在施工中都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现场解决,如土料场数量或质量的变化、隧洞开挖过程中岩层的变化等,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刻苦学习、总结经验来解决,才能提高设计质量。
b.严格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
设计方案是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初设批复是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优化设计,将工程控制在批复的概算投资内。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要用现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是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如地质条件的变化,工程量的增减、材料的替换等,应建立第一手资料管理库,为日后办理竣工结算或者一旦发生工程索赔处理提供依据。在施工阶段,也可实行造价审计委托制,由咨询审计机构向业主负责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结算清单。由建设单位逐级审核,改变过去工程结束审计查账、审价结算的现象,变事后算账为事先控制。
4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批准的概算资金,更在于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