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可在署名“朱琼兰”和转自“昆明市水利学会”的前提下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关键词 水系开发利用 存在问题 利用对策
石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石林县水务局 石林652200
摘要 通过分析现状石林县水系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石林县水系开发利用对策,保障石林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水系开发利用 存在问题 利用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的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而石林县内所有河流、湖泊、水库、坝塘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构成了石林县的水系。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石林县的基本县情、水情之一。同时,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加剧了石林县水资源供需矛盾。本文主要目的是在分析石林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解决石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石林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一、 石林县河流水系概况
1. 石林县水系及水资源
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昆明市东南部,属昆明市所辖的郊区县,距昆明市区78km。东西最宽51.3km,南北最长58.5km。东部和南部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弥勒县接壤,北部与曲靖市陆良县相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昆明市宜良县毗连。全县总面积1719km2。全县辖鹿阜街道办、长湖镇、西街口镇、圭山镇、大可乡共1街道办3镇和1乡。根据水资源规划分析,石林县水资源总量为47157万m3(其中:地表水系水资源量为30883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16274万m3)。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3800万m3(其中地表水系资源可利用量16986万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6814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54%。
石林县水系分布在境内的主要以河流及湖泊形式体现。石林县属珠江水系南盘江流域,南盘江干流自陆良坝子流入境内经15.5km长的狭谷流入宜良县境。县境内巴江、甸溪河(普拉河)为南盘江的一级支流,分别由北向南汇入南盘江;大可河、马料河、西河、几弯河属巴江支流,分别为大可河由南向北、马料河由东北向西南、西河、几弯河由西北向东南汇入巴江;其次还有木凹子、路花、芭茅、紫处、西街口、松子园、路星村、大哨、水尾等小河直接汇入南盘江。
巴江:属南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县城北部山头上村打磨山山神庙峰,自北向南经北大村、石林、县城、板桥集镇后转向西南方向在与宜良交界的山谷中,形成高差达87.8余米的著名风景区大叠水瀑布,进入宜良,至禄丰村汇入南盘江。县境内河长48.2km,径流面积705.6km2,多年平均流量14.5m3/s,年径流量1.6227亿m3(包括西河、马料河、几弯河),河流坡降为1%。
大可河:属巴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弥勒县西二乡的基洛山,在石林县最南端的平田村入境,自南向北流经大可、矣马伴在小叠水汇入巴江,河流坡降0.3%,年径流量0.3093亿m3。
甸溪河(普拉河):发源于师宗县雄壁一带,呈东北向西南经泸西在石林县东部圭山镇汪家河村进入石林县境内,以圭山煤矿以南的暗河出口为分界,上游为汪家河,下游称普拉河,经老圭山东麓普拉河村,在左溪村出境,流入弥勒县的雨补水库,再经弥勒县的阿路格汇入南盘江。境内河长28km,径流面积700.6km2(包括圭山岩溶封闭区的555km2在内),实际产水径流面积145.6 km2,年径流量0.5314亿m3。
西河:发源于县境西部阿怒山村委会打野山,自西北向东南经阿怒山、北山在三板桥汇入巴江,河流全长20.9km,河流坡降1.2%,径流面积 59.8km2,年均径流量1794万m3。
2. 南盘江
南盘江发源于曲靖市沾益县乌蒙山脉的马雄山南麓,流经曲靖、陆良,在石林县境内北部磨古入境至小圭龙大箐口出境,县境内河长15.5km,径流面积288.8 km2,全系峡谷地段,受地形限制,境内南盘江水资源并未得到开发利用。
3. 石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截止2014年末,全县共建成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8座,小(二)型水库81座,小塘坝132座,合计233座。全县已建水库坝塘总库容10502万m3,兴利库容8872万m3。年供水量9666万m3。外加引水工程、泵站工程、水井工程、水窖工程的年供水能力595万m3,以及55眼泉水(地下水)年供水能力2271万m3,全县正常年景年供水能力12532万m3。
二、 石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缺水严重经对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分析,现状石林县在正常年景年供水能力为12532万m3。
2010年总需水量为16892万m3,其中农田灌溉需水13972万m3,生活、生态、林牧渔畜、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需水2920万m3,在保证生活等用水的情况下,缺水4360万m3。
2020年总需水量为19056万m3,其中农田灌溉需水14010万m3,生活、生态、林牧渔畜、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需水5046万m3。缺水6524万m3。
2030年总需水量为21177万m3,其中农田灌溉需水13989万m3,生活、生态、林牧渔畜、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需水7188万m3。缺水8645万m3。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分布不均:石林县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常通过岩溶裂隙等地下通道汇集,在江河或低凹处出露,或在县境外出露,开发利用困难。因此石林县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为地表水资源,在县境内常以河流形式体现。就石林县而言,东部地区的圭山镇、长湖镇及东北部地区的西街口镇,地处岩溶封闭区,地表无河流,现状水资源开发主要利用岩溶凹地筑坝蓄水,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且成本高,开发利用率低;南部地区的大可乡,由于有大可河贯穿全乡,水资源量相对丰沛,水源工程数量也较多,但已建的水源存在着缺乏骨干水源工程的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也不高;北部、西部地区的鹿阜街道办事处,为全县原石林镇、北大村乡、路美邑乡、鹿阜镇、板桥镇合并而成,巴江贯穿全街道办,为全县水资源最为丰沛的地区,但由于鹿阜街道办为石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一半多人口集聚于此区域,也存在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鹿阜街道办北部的林口铺、螺蛳塘、天生关等一带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区内受南盘江深度切割缺乏骨干水源工程,石漠化程度严重,旱灾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大春栽插季节供用水矛盾极为突出。总体而言,石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分布不均,存在着东部、东北部、北部开发利用困难且开发利用率低,西部、南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相对较高但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
三、 石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 加快病险水库(坝塘)除险加固;加快小(二)型及小塘坝病险除险加固,恢复库塘蓄水。
2. 新建水源工程
(1)新建中型水库2座:新建鱼龙水库及黑龙潭水库二库,解决巴江盆地缺水问题,同时黑龙潭水库二库除补灌黑龙潭水库灌区外,作为今后向长湖镇调水备用水源。
(2)新建小(一)型水库5座:新建石林地下水库、小白龙潭水库、矣马伴水库、老黑山水库、杨溪水库扩建等5座小(一)型水库。
(3)新建小(二)型水库5座:建设小板田水库、大窑水库、海邑新寨花园箐水库、海邑老寨鸡枞地水库、哨箐水库等5座小(二)型水库。
(4)进一步建设集雨水窖20000个。
3. 新建调水工程
石林县几乎不具备建设骨干水源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北部、东部、东北部地区水资源缺乏的状况仍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这些区域只能考虑新建调水工程解决缺水问题。
(1)新建柴石滩水库石林提水工程。解决石林县北部地区的螺蛳塘、松子园、占屯、林口铺、和摩站、天生关6个村委会的老木哨、天生关、林口铺、螺蛳塘、路星村、响水箐、上打磨箐、起堵渣、站屯、和摩村、高石哨、石板哨12个自然村 13516人、7万余亩耕地的用水问题。
(2)新建长湖提水工程。解决长湖镇用水问题,将现状长湖镇跨区域调用圭山镇的三角水库用于圭山镇及西街口镇供水。解决东部、东北部地区水系资源缺乏问题。
结语:石林县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其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石林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分析石林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新建调水工程、引调入库、入塘、入池、入窖储水等措施,从全县角度统筹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等问题,全县水资源供用水矛盾将得到改善。